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石:我最喜欢的一句电影台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复制链接]

267

主题

267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21: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王石携新书《我的改变》在上海图书馆和读者见面。他在演讲中着重讲述了自己 2017 年退休之后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对于人生经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思考。以下是演讲主要内容。


王石在演讲中。 (文中图片由上海图书馆提供)
『放慢脚步审视与世界的关系』
很多人问我:疫情让人对未来充满困惑和焦虑,而你为什么看起来比以前更忙碌、更活跃?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为应对疫情已经 " 准备 " 了 10 年。
2011 年,我只身去哈佛大学游学,每天过着教室、图书馆、公寓三点一线的生活。按今天的说法,我算是 " 自我隔离 " 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当地的朋友,我基本不见。因为英语太难学,要远离母语环境,我是不得已。
一个近 60 岁的人去国外留学,最难的是过语言关。课堂上课、讨论都用英语,我的语言天赋又很差,上课听不懂,晚上就得 " 加班 " 突击,还要写作业,更不要说老师还会开一堆书单让你去读。
那些日子里,我很少能在半夜 2 点前睡觉。我患有牙周炎,做作业时牙疼得受不了,拔!一下子就拔了 4 颗。
留学的日子如同炼狱,那我为什么还舍不得离开?因为学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是在 " 文革 " 期间以工农兵学员身份上的大学,可以说,我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所以,快 60 岁了居然来到哈佛上学,我能不努力不珍惜吗?
哈佛大学之后,剑桥大学又向我发出邀请,我在剑桥大学待了两年,又在牛津大学待了一年。此后,我去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访学,今年春天又转学到特拉维夫大学,因为疫情被迫停止了。
疫情来了,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我都能适应,因为 10 年前我就主动放慢脚步,去审视自己,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很多事情,先不要跟自己说 " 不 "』
因为提前 " 准备 " 了 10 年,所以疫情暴发以来,我的生活基本保持着原来的节奏。
1 月 23 日武汉 " 封城 ",28 日我启程去了日本,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带着一个任务,就是把防疫物资运回国内。中间去了趟以色列办转学,从以色列回到日本时,中国疫情已经开始好转,反而需要中国援助日本了。
我的角色从被捐助者,变成了捐助者。典型的是 " 钻石公主号 " 事件,当时日本缺少检测试剂,经驻日大使馆牵线,我们猛犸公益基金会捐给日方超过 10000 盒检测试剂,帮他们渡过了难关。回国后没多久,我又去了美国。
在这 10 个月时间里,我一共被隔离了 4 次,每次 14 天,加起来是两个月。
在科学防护的基础上,除了正常工作,我的运动也没有停。今年 4 月,我带着几个朋友,登了深圳的 10 座山。除了登山以外,还穿插了跑步、赛艇等项目。
我退休后创办了深潜学院,把运动健康和艺术元素融入课程。小提琴演奏家高参是深潜学院的一名学员。在深潜训练营,他早上 6:30 出发登深圳的大雁顶,下午在大甲岛海岸参加赛艇比赛,来回 20 公里。他看上去不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演奏家,而像是一个勇士。
一开始,高参要划赛艇,我有点担心会伤到他的手。后来,他想去登雪山,我更担心了:手冻伤了怎么演奏?再后来,他提出想滑雪,我对他说:我自己曾经因为滑雪,造成右手局部粉碎性骨折,为了你的职业生涯考虑,我禁止你滑雪。但是他讲了一段话,让我很震撼。他说:我从小日复一日地拉琴,生活圈子很小,大千世界是什么样的,人的身体在运动状态下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潜力,这些体验我都没有。如果我为了这双手,不去体验人生、不去经历风浪,人格就不会健全和完整,艺术高度也终究是有限的。这段话打动了我,我没再反对。
我创办深潜学院,是希望以运动为抓手,让人重新认识自己,像高参这样的想法,不正是我渴望的吗?
运动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能塑造人的精神,拓宽生命的尺度,在跟命运的搏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很多事情,先不要跟自己说 " 不 "。我能改变,每个人都能改变。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那句台词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的原因。
『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
这本书的重点是 " 改变 ",我不讳言我总在 " 改变 "。
我不是一个喜欢规划的人。走到现在,我的每一步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的。
" 文革 " 开始后,大部分年轻人都上山下乡,我则去当了兵。复员之后当锅炉铆工,比当兵还累。后来争取到工农兵学员的名额,理想是当个外科医生或者当个像李昌钰那样的大侦探,但理想并没有实现。
大学毕业后,去深圳创业倒是我的主动选择。原本想把深圳当跳板,赚两年钱出国再拿个学位,没想到踏上跳板就下不来了,当了商人。
本来出国梦早就破灭了,没想到快 60 岁的时候机会又来了。更没想到一路游学,又学了近 10 年。
长远规划、步步为营,我都没有。而人生就是这样,你很执着的事情,往往没有结果,无心插柳却经常创造惊喜。
就说运动吧,我从小喜欢各种运动,但并没有特别好的成绩。没想到,快 50 岁的年纪去登山,却拿到两个运动健将的称号,还破了两个纪录。
其实,我的先天条件并不适合高海拔活动。我有几次攀登 8000 米以上高峰的经历,为此曾参加过 3 次中科院基因研究所的实验——测试人在濒死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人登上 8000 米高峰时,会因为缺氧产生濒死反应,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反映出身体产生了哪些应激反应。测试结果表明,我的身体先天条件并不好,但我还是踏上了攀登的道路。
『有些底线我一直坚守着』
无论如何改变,有些底线我一直坚守着。
第一个不变的是我身上的时代烙印。我是 1951 年出生的,留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烙印。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学雷锋、学焦裕禄,是鞍钢宪法、大庆精神,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市场经济,但这些烙印始终没变。
第二个不变的是军人风格。1983 年,我到深圳创业,突然发现我做企业的很多方法都是部队教给我的。更重要的是吃苦精神。我是从广东省外经委辞职去深圳创业的,记得有一天,同事来看我,正赶上我吃午饭,见我撕开方便面袋子,就把方便面塞到嘴里嚼着吃,同事很惊讶地说:这就是你的午餐?我回答说:为什么不能呢?同事不知道的是,我当年在新疆戈壁滩上开车,夏天 38 摄氏度,冬天零下 20 摄氏度,相比之下深圳的条件好太多了。还有,部队里讲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这些也都是我始终坚持的。
第三个不变的是,不管 7 岁还是 70 岁,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儿童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到青少年时期,冲动变成了理想,好奇心却减弱了;到中年时,冲动也没有了,理想被实用代替,好奇心让位于责任感。但是无论如何,我始终认为,好奇心是生命的源泉。好奇,让生命奔腾。
登山也好、极限运动也好,首先源于兴趣,源于好奇心,否则不可能开始。
我还喜欢研究植物。不管多忙,看到新奇的植物,都会蹲下来观察,看完就写植物观察笔记,几乎天天写,现在已经有几千篇了。我也喜欢古典音乐,这就像打开了与音乐人交往的大门,能获得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很多事情,能不能做成也许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拓宽视野,尝试新的事物,发掘新的兴趣,也许会塑造不一样的你。
总之,把握住内心底线,就不怕周围剧烈的变化,也不怕被时代的马车踹下来。
『回头看中国的传统和文化』
最后还想聊聊中国文化和传统。
先来说说我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我相信它们一定能得到延续,还能作为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贡献给世界。
其实,我的这个想法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去哈佛大学学习之前,我对东方文化比较抵触,对西方文明却充满敬仰。而去了之后慢慢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因为他们非常好奇,按照欧美的逻辑,中国早该硬着陆、早该泡沫破裂、早该崩溃了,为什么中国经济还在奇迹般的增长?
当时哈佛大学的新生比较喜欢的课程,是曼昆教授的 " 基础经济学 " 和桑德尔教授的 " 论正义 ",每堂课都能吸引 1000 人来听课。而有个教授讲 " 中国传统哲学 ",只有 80 多人来听课。但是,当我离开哈佛大学时,来听这堂课的已经有 800 人了,尽管这位讲课的教授并不太知名。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成了一门显学,西方人在认真研究我们,回头看东方文明,才意识到我们的独特优势。
文化是个大课题,我不是专家,没法展开讲,但是看看这次疫情,所谓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断面对各种灾害,包括水灾、旱灾、蝗灾、地震、外敌入侵,我们确实是多灾多难的民族,而如果没有面对灾难的上下同心、全国一盘棋,中国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我相信,东方传统文化和智慧,能帮助我们屹立于世界五千年,也一定能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


问与答
问:国外有研究说,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有助于永葆活力,这有没有科学道理?
王石: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常说,和年轻人打交道,你就会变年轻。怎么会变年轻呢?是因为你在不断吸收新的东西。
记得当年看 " 超女 " 比赛,10 个女生站在台上,当场宣布 PK 结果,被 PK 掉的女生,还要发表感言。看她们掉着眼泪说自己不服气,说下次还会来,我是很受触动的。我们这代人,如果这样在台上被 PK 掉,大多会选择灰溜溜地走开。所以我觉得,"80 后 " 比我们光明磊落,更不要说 "90 后 ""00 后 ",年轻人身上永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新东西。
问:能谈一谈您的生死观吗?
王石:《我的改变》这本书的第五章标题是 " 生死 ",那是我写的过程中花时间最多的章节。
我认为,你对死亡的认识是不是深刻,这并不重要;而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说中国人很怕死,我觉得不完全对。祖辈们在面对死亡时,比我们现在坦然得多。记得小时候去姥姥家,我发现村里很多老人生前就把棺材准备好了,放在屋子里天天看。但是今天,谁会提前给自己买个骨灰盒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让人对医学产生了过高的期待,人们似乎都认定,医学这么发达,怎么不能把人救活呢?因此,死亡反倒让人觉得像是意外,我们面对死亡变得越来越忌讳。
在这方面,西方人可能要从容一些。你听莫扎特的弥撒曲,从生命的开始、辉煌,到苦难、到结局,你不仅在欣赏音乐,还能感受不同乐章带给人对生命的理解。我经常在睡前听一段弥撒曲,那是献给死亡的,但能让人非常安静。
问:支撑您走过一次次困难,是因为乐观吗?
王石: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真实的情况是,失败带来的往往不是信心,而是灰心。所以,应该积小胜成大胜,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给自己注入信心,这样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问:可以分享一个 " 积小胜 " 的故事吗?
王石:十多年前,我受邀去哈佛大学 " 亚洲经济论坛 " 演讲,主办方建议我用英文,可以省去翻译的时间。我一听有道理,不能即兴演讲,念稿总可以吧?但当我刚开始念 "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和先生们)",主持人就打断说:" 王总,您还是用中文讲吧。" 全场哈哈大笑。
我犹豫了一下说:"Please give me a chance,practice in English。(给我一个机会练习英语)" 台下一片掌声。我于是开始念。他们听不听得懂我不知道,但我有两条原则:一是声音要大,让我感到非常自信。二是要有眼神交流。每讲一段,我都会扫视全场。
其实,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突然遇到一个老外,结结巴巴用中文跟你讲话,你是佩服他还是嫌弃他?当然是佩服。
所以,凡事不要先束缚自己,没有谁比谁聪明太多,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先取得一个小胜利再说。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王石 文字编辑:徐蓓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2苏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