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最具沧桑的一座园林,由三个园子构成,景致各有特色

[复制链接]

48

主题

48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3: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卷园林一卷画。来苏州,位于苏州城东北隅的拙政园是不能错过的,它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官场失意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名取晋代文人《闲居赋》中的一句话”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王献臣是颇具雅趣之人,藤花飞时,王献臣常在此与吴中才子文征明、唐寅等宴饮欢娱。只是他没想到,自己一生心血凝成的作品会被不肖子孙一夜输掉。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子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自此,这座江南顶级私家园林在凡尘俗世之中的劫,缓缓揭开了序幕。

五百年的变迁,几度兴废,让园子沧桑满怀,似乎推开每一扇门每一道窗,都会推开一个让人回味的故事。谁又能想象,一座小小的园子竟会40多次屡易其主,也使得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取自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卅六鸳鸯馆”楹额是清代著名状元洪钧的墨宝,看到这个名字,人们想到的更多怕是他和赛金花的风流韵事吧。这里原是园主宴会、听戏、拍曲之处,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留听阁”名字来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每当下雨时分,坐在这里听雨水轻打荷花声,想必别有一番味道。

五百年间,园名随主人而易,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江南文豪钱谦益曾与爱妾柳如是在此借居。吴三桂女婿王永宁曾大兴土木,建成规模宏大的宫殿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眷曾住于园内。至成为太平天国李秀成忠王府花园时,这里的亭台楼阁已成为戟剑战刀试高低的场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终于诸园合一,按原图重建后恢复初名“拙政园”。

春暖花开走进拙政园,触目所及都是深深浅浅的绿。亭台楼阁的影子映入水中,远远看来,犹如明清时候的山水小品。

转个弯,绕一个亭子,马上又别有洞天,风景迥异。历朝历代的建造者,还真的费了许多心思。或者几百年来没经商量和沟通的建造,反倒让拙政园多了一些别样的意味。虽然,可能距离最初王献臣的本意倒是越来越远。

楼阁内细致精美的雕花让人叹服,真是见识了苏州人是如何将一份工艺摆弄得如江南丝竹般委婉动人了。

走在园子里最容易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曲径通幽”。一道起伏的廊子,一堵花木掩映的矮墙,一扇朱红色雕花的木门,一框镂空的窗户……这些装饰,让园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百来亩的地方,感觉偌大的一个所在。

五百年来,拙政园的气质在文人的往事里,在士大夫的诗词歌赋里,也在昆曲的调调里。走进园子,不妨慢下来,走走停停,闻一闻岁月清芬,看一看小桥流水,也感受着园林独有的精神风貌。(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您目前使用的是【试用版】,很多功能受到限制!!如果试用此插件之后满意,对您产生了帮助,请购买正式版支持一下辛苦的开发者,插件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正式版用户的支持,优秀的应用得益于您的捐助,点击下面的链接去Discuz官方应用中心购买正式版永久授权


https://addon.dismall.com/?@csdn123com_todaynews.plugin
正式版后续更新升级免费,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2苏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