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灌篮》是否能打造出真正的体育明星?

[复制链接]

688

主题

688

帖子

20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08:3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DADA 编辑 / 关关
" 不懂就问,《这就是灌篮》的绝杀球为啥龙骑士不犯规?"
"《这就是灌篮》J-team 主场规矩用什么比较好?"
每当《这就是灌篮》新一期节目上线,虎扑社区中便会遍布诸如以上帖子这般的技术分析和战术讨论。难得有一档综艺节目能够让 " 虎扑直男 " 热血沸腾。
与此同时," 灌篮女孩 " 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 pick,微博上、弹幕里,以及各种积分排行榜中,都随处可见他们为喜欢的球员打 call 助威的身影。
" 吹爆张宁!得分王实至名归!"
" 一路向冯,冯瀚圃冲鸭!"


令人好奇的是,不管是名字还是内容,《这就是灌篮》分明都更像是男性向节目,为何却引发了如此多的女性关注?究其原因,重点在 " 人 " ——除却本就拥有大批拥趸者的几个领队外,短短几期节目,张宁、杨浩哲、冯瀚圃等球员的形象也被迅速树立起来,成为可供迷妹们尽情追逐的几颗 " 新星 "。
那么,《这就是灌篮》真的能够借此打造出新一代的体育 icon 吗?目前来看,似乎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聚光灯下的篮球场,潜在的无限 " 造星 " 机遇
作为一档兼具体育竞技属性的综艺节目,《这就是灌篮》自筹备之初,就已经有打破性别局限的意识,尤其希望能够提升对于女性受众的牵引力。因此,为了在竞技属性和综艺属性之间达成平衡,节目组在选人时就不仅仅只把球技作为考核球员的唯一标准,颜值和个性这两个因素也都在考量范围。
于是,在《这就是灌篮》的节目中,观众既能够看到像张宁、祝铭震这种在 CUBA 赛场上叱咤风云的 " 学院派 ",又能看到像杨政、周锐这种在街球圈赫赫有名的 " 大魔王 ",同时还能看到像冯瀚圃、孙晨竣这种在了得球技之外又颇具偶像气质的 " 小鲜肉 " …它几乎囊括了男女观众的全部审美取向。


不过,虽然这些选手在自己的领域都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仍旧是不被了解的素人。然而,节目组还是仅通过一两期就迅速为选手们明确了各自形象,这还要得益于剧情式的剪辑逻辑。
比如,在海选阶段,因配合不佳,张宁率领的队伍惜败对手。但由于领队们看到了他的技术,不忍他就此淘汰,于是还是为其发放了晋级球衣。此时,张宁的选择却是因不满自己的表现主动进入待定席,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到了赛程末尾,张宁要与街球派前辈热狗争夺仅剩的一件球衣,两人都只有三个球的机会,面对强劲对手,张宁毅然决然选择了三分球这种铤而走险的方式,并三发全中。
为了呈现这段故事的曲折性和悬念感,节目组在剪辑时结合了不少慢速镜头去回放三分球的命中瞬间,同时频繁给林书豪、郭艾伦两位专业领队震惊表情的特写镜头,背景音配上选手们对张宁的钦佩点评,张宁这一自信、果决、有担当的 " 大魔王 " 形象呼之欲出。


这样的镜头切换、动作慢放等表达形式在节目中并不少见。据总监制王云鹏介绍,《这就是灌篮》的载体毕竟还是一档综艺节目,所以,在尊重赛事规则的基础上,节目组也会按照故事逻辑去放大一些戏剧化的矛盾点," 这是凸显球员个人魅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们不只要让别人看到他的球技,也要让别人看到他的情感、他的特色,凸显他的命运感 "。
而人物个性一旦明确起来,自然会吸引到喜欢他的观众成为粉丝。
事实上,对于国内而言,由于长时间被韩系审美所霸占,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一些偶像在类型上多少显现出同质化趋势——白、瘦、五官精致。像《这就是灌篮》的选手们这种阳光、血性、健气的运动型偶像反倒成了稀缺资源。但回想《灌篮高手》、《七龙珠》等曾经引发一代人追捧的国民动漫,主角不限于单薄清瘦,反而有不少肌肉型男,球员们身上其实也有很多符合二次元审美的元素。
正是看中了选手们身上的这种稀缺特质,不少资源都主动找上门想要合作。节目录制间隙,就已经有两家影视公司前来洽谈,其中有一家想要筹拍篮球题材的网剧,希望能够从选手中挑选演员。
与此同时,《这就是灌篮》也不吝于让选手们与商业品牌进行合作,甚至还持非常鼓励的积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营销方式。" 节目播出到现在,我们不同的选手参与了有八个平台的合作,这其中有形象代言,也有一些是商业活动的出席。这是对选手们商业价值,包括他们的用户号召力的一种肯定 ",总监制王云鹏介绍。


另一边,选手们自己也有向明星方向转型的渴求。
篮球这种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对选手的年龄、体力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比赛导致球员们身上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再受到年龄增加造成体力衰退这种不可抗力的影响,每个球员的运动寿命都十分有限。在这种节点上,如何延长自己的体育生命力,或者如何转型去做其他类型的工作,就成了球员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平常心在与我们对话时就表示,他希望自己能够打出名堂,借此受到关注,多涨一些粉丝,这样就可以去卖一些与篮球相关的东西,继续做与篮球相关的营生," 我不想工作,我想打球,通过打球来养活自己 "。另一名选手杨政也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卖一些 T 恤、护膝等与篮球相关的小件产品。对于他们来说,球技是涨粉的前提,而涨粉则是延续自己体育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但也不乏有选手希望能借此机会正式转型成艺人。
以孙晨竣为例,原本作为校队队长的他在职业运动方向有着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却因在比赛中接连受重伤导致他几乎不得不放弃篮球事业,参加《这就是灌篮》是他时隔三年后第一次回归赛场。虽然节目中孙晨竣的戏份不多,但由于颜值卓越,不少经纪公司都注意到了这个戴发带的男生,找到他想要洽谈签约事宜。其中也包括孙晨竣的领队周杰伦。
" 正好决赛那天我去找周杰伦签名,他就把我拉到一边,问我有没有学过声乐,让我唱歌给他听。然后我就当着他的面唱了一首,他就说还不错,让我把个人资料发给他的助理。还说如果要拍电影的话,一定考虑好签哪家公司 ",孙晨竣说。


在此之前,孙晨竣差点就要入职一家新能源公司去做朝九晚五的工作。而《这就是灌篮》则为尚处在迷茫阶段的孙晨竣提供了一个转型契机,"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但是毕竟还年轻,我觉得尝试一下没什么错 "。
综上来看,节目对选手个人形象的塑造,再加上市场本身的稀缺性,以及选手们对转型的迫切需求,似乎都让《这就是灌篮》在 " 造星 " 方面成为可能。
从运动员到明星,机遇背后挑战重重
不过,虽然作为平台方的优酷的确有借《这就是灌篮》打造体育明星的计划,阿里大文娱的经纪公司酷漾娱乐也有参与到节目当中,但由于国内环境缺乏成熟案例,所以他们对于涉足体育经纪还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
总监制王云鹏告诉我们:" 如果确实有一些选手适合朝传统演艺道路发展,同时他自己也有着强烈意愿的话,我们到节目后段会签一部分。但说实话,不是所有的篮球运动员都适合或者说愿意走影视路线,因为他们平均身高在一米九以上,如果去演戏,很难匹配相应的女演员。我觉得更主要的路线还是去打造篮球界的 KOL,因为他们是有号召力的人。"
正如王云鹏所说,在一部分选手希望通过节目走商业化路线、甚至朝艺人方向转型的同时,也有一部分选手对这些不为所动。
比如节目中的 " 大魔王 " 张宁,他承认,在参加节目之前,的确就已经有公司来与他洽谈相关事宜,但他认为," 未来发展我不会去走艺人的道路,我对那个丝毫不懂,我不了解它,它也不会了解我,所以我不会去冒这个险 "。


另一位因颜值而备受关注的选手叶文灏,想法则更为 " 另类 "。在不少人都表示未来一定会从事与篮球相关的工作时,叶文灏称:" 我个人认为篮球不一定非要成为你工作或者是生活的主要部分,你可以一直打,但是不一定要跟它死磕。" 在他为自己规划的蓝图中,未来也许会去做生意,但是方向与篮球说 " 绝不相关 "。
年仅 17 岁,身高 186,被称为 " 小彭于晏 " 的夏浩然被认为最有可能转行做爱豆。但恰恰相反,夏浩然并没有因为所谓 " 偶像元年 " 的红利产生这样的想法。面对如潮水般涌向他的各种公司邀约,夏浩然率先征求了家里人的意见:" 我妈的意思是让我先好好学习,争取能够上一个理想的大学,然后再去决定一些这些方面的事情,因为内涵这方面可能更重要一些。" 而他自己也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实际上,一些选手也有提到,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运动员来说,能够取得真正的运动成绩还是最应该被考虑的事,只有先取得 " 实绩 " 再考虑转型,观众才能够对你运动员之外的身份表示认可。
在张宁看来,目前体育行业的确正朝着商业化趋势迈进," 确实不是说光打球就可以了,但我还是那句话,所有的东西都归根于我的比赛成绩和我的个人能力,前提是我先把球先练好,才会有后面这些东西 "。
张宁说得没有错,运动员转型的大前提一定是成绩。从外界对于之前一些同时涉足体育圈和娱乐圈的运动员的认可度上来看,像惠若琪、孙杨这种已经在奥运会拿过很多金牌,后面正式退役,或者在比赛间隙偶尔参加一些综艺节目的运动员,观众对于他们参加的节目、代言的产品都十分买账。但像董力这种并没有取得很好成绩,或者是像张继科这种虽然 " 实绩 " 在手,却屡屡传出娱乐圈绯闻者,在频繁进行娱乐活动曝光时观众对其的好感度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可见,体育成绩是运动员获取商业邀约的 " 敲门砖 "。对于他们来说,想要做到体育文艺两手抓,就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好比重和尺度。
星路荆棘,节目能为选手做到什么?
然而,虽然缺少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运动员的个人倾向也成为挑战,但优酷还是愿意为体育经纪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选手们的个人意愿,为他们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总监制王云鹏表示:" 我们有很多的选手,他们的梦想就是能打进 CBA,这是他们的梦想,我们要理解和支持他们,那这个节目就是他走向这条道路的‘助推剂’。可能也有选手希望多往影视方面去发展,我们也会给到他们相应的机会,如果签约到酷漾成为艺人,我们本身就会有培优班,会为他们的长线发展负责。"
面对潜在的无限机遇和背后的重重挑战,《这就是灌篮》试图从多个角度为运动员走向明星的道路扫除 " 荆棘 ",明确方向。
首先是为体育与娱乐结合 " 造星 " 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节目模板,也为仅在篮球圈小有名气的球员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专业舞台。
近几年,国内综艺市场基本被选秀、经营、亲子等题材所霸占,相似综艺越来越多,鲜少有创新出现。《这就是灌篮》出其不意地以体育为视角切入,一方面迎合了国家号召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的政策,另一方面也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新鲜感十足的题材。同时,节目还启用星素结合的模式,借周杰伦、李易峰等明星的粉丝号召力吸引到外界关注,再通过对拍摄手法和剪辑逻辑的控制,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球员的个人命运上。
刚刚从 CUBA 宣布退役,并且因伤病问题面临转型的冯瀚圃就表示:" 我之前遇到的节目跟篮球相关的其实特别特别少,但是能够在节目里打篮球是我从以前就特别希望做到的。"
虽然作为早就小有名气的明星球员,冯瀚圃已经参加了不少综艺节目录制,但他坦诚自己依然没能适应这种氛围和节奏。《这就是灌篮》则不同,这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他转型艺人后最自在的一种工作方式,在他看来,自己目前还是比较适合参加体育竞技或游戏竞技等相关综艺。


其次,这档节目与国家篮协也有合作。在 3V3 项目被正式列入奥运项目后,国家其实缺少专业打 3V3 的运动员。在《这就是灌篮》的决赛现场,国家篮协裁委会便宣布,节目所出口的冠军队伍,将有机会代表国家走向最终的奥运赛场。
而在输送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该节目与品牌紧密合作的营销方式,也让运动员与商务活动的适配性得到了验证。坐拥阿里系电商生态支持的《这就是灌篮》在节目开播前半段就已经与饿了么、海飞丝、OPPO 等八个品牌产生合作,节目中的所有中插广告皆由选手作为主角进行拍摄。
例如,冯瀚圃和孙晨竣就被 LABSERIES 朗仕选为 " 朗仕无畏先锋 ",协助产品推广,展现出了不错的商业影响力。而天猫也综合节目表现选出了 8 位选手作为天猫 TMVP(天猫运动偶像品牌挚友)候选人,观众可以每天来为自己的 pick" 加能量 ",同时发放品牌当周的超级福利。


虽然仅借助这样一档节目就完成 " 造星 " 产业的全部环节似乎不太可能,但《这就是灌篮》还是为体育经纪市场的开拓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即便最终没能产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 icon,但这些选手们也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篮球领域的 KOL,未来在体育领域和商业领域的影响力都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那些因运动寿命有限,渴望朝艺人型偶像转型的选手,也借此被更多公司看到,使他们的梦想变为可能。在巅峰状态过后的数年,他们也会以其他的形式,活跃在与篮球相关的赛场。
这样走向商业化的现实,要比英雄迟暮的故事让人心生宽慰得多。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2苏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