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企业怎么转型成为互联网模式的公司

[复制链接]

731

主题

731

帖子

22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今天讲三个事:
1、企业要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三步走路径
2、京东作为线下实业转型成互联网公司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3、打造平台,小米模式值得借鉴
一、您提到企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社会互联网三阶段,您能再详细解释一下吗?</b>
中国过去做企业软件,都是先从一个岗位一个部门起步,比如说财务软件,给会计人员和财务部门使用。后来扩展到企业各个部门业务联动、审批联动,这就是大家俗称的 ERP。但这些都没有走出企业的边界。虽然,后来我们中国企业长大,成了全国业务发展的集团和多元化集团,但我们仍然用 Web 技术和全国统一管控思想体系在工作,一直没走出企业的边界。
但 2008 年之后不一样了。2008 年,中国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尤其中国的三驾马车首当其冲的是出口制造。现在出口萎缩,就得出口转内销。如何快速甩货成了大家的热锅蚂蚁问题。所以,2009 年淘宝第一届双十一购物节产生了,所以,唯品会这个线上奥特莱斯产生了。因为互联网有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聚合全国甚至全球的消费者流量,所以甩货快。这就迎来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黄金十年,这也带动了中国三驾马车的内需消费这一支。
但是 2008-2018 这十年,中国企业软件商在干吗?前五年在把企业软件升级成移动技术,后五年在把企业软件升级成云技术 SaaS 架构。这是中国企业需要的吗?不是。
你看看脉络(很多人不梳理脉络),单部门联动(如财务软件)->多岗位多部门联动(企业 ERP)->与消费者联动(电子商务)->与上下游产业链联动(产业互联网)->与社会公共事业联动(社会互联网)。你看,这是一层层扩大范围的脉络。我们中国企业软件一直在第二步不往前动,十年了,同志们,完全错误十年了。
我定义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就两个特征:1、用联网技术聚合全国甚至全球消费者并从消费者端一直联网到产业链端 2、用数据算法和智能做自动化程序化智能化执行调度。
互联网公司,一说起来有很多面,如互联网思维哲学、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和激励模式、互联网技术等等。
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哲学的根就是连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你要连接别人或者想让别人连接你,你就得有限度地透明、开放、平等,否则别人干嘛要让你连或者连接你啊。我并不认为透明、开放、平等是互联网的思维哲学,这些都是连接需要的前提条件而已。
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最让实业羡慕的:互联网公司搞的都是虚拟数字服务或产品,ROI 可以最低边际成本最高效率普及。你看亚马逊够重吧,但亚马逊最可观的会员收入,会员服务中很多都是可以免费听歌、免费看电影、存储照片这些虚拟数字服务。中国也进入了商品溢出时代,每个人买东西并不都是刚需急需才买,所以有趣的线上虚拟内容或服务,也很受消费者欢迎。
对于互联网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和激励模式,我觉得就一个根源,这个根源推导了一切。这个根源就是: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能利用这张网快速地聚合资源。所以互联网特别容易形成寡头经济。你看京东和阿里,现在就占据中国线上零售的 85% 的市场,其他从第三名到最后一名,全部才 15%,也就是说,不可能产生第三名了,第三名都是小蚂蚁。除非这个增量市场在高速扩张,除非又出现新的蓝海市场,否则很难撼动京东和阿里的市场份额。所以说,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寡头效应,所以要拼了命赶快做大。为了做大,什么融资、烧钱、上市、组织变化、人才激励,都得为这个目标而服务。而线下,都是实体,都是物理地理位置隔离,你很难成网,你很难高效率推进资源流动,生意增长也不那么快,也不需要组织 / 管理 / 激励那么激进,也不需要那样激进地融资 / 烧钱 / 上市。
对于互联网技术,这就更好理解,就是为了用技术做到:联网、沉淀数据、用数据 +AI 去驱动自动化调度。所以我在计算方面,我也关注芯片、传感器,关注量子计算、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中间件、网络安全;在存储方面,关注高性能存储涉笔、数据库、区块链;在人工智能方面关注:视觉计算、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搜索推荐、机器学习。
但是,人最怕听但是。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利用互联网把线下资源整合起来、高速流动起来,那这个产业就成为互联网效应了,就不是现有的慢慢秧秧的传统实业了。
而这个好方法,就是我说的:企业互联网(连接消费者)->产业互联网(连接上下游)->社会互联网(连接公共事业单位)。如果你所在的细分行业没有政府政策限制,没有类似电信电网这样的高度寡头,你借助这套模式完全有可能掀翻现在的传统实业这种又慢又碎片的局面。为啥要连接公共事业单位呢?我刚才就说过,中国企业是依附中国政府这张皮的,所以你已经整合了产业,你这么大的影响力你不去连接公共事业单位,你就很多事受限制。
二、您怎么看京东?</b>
京东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京东 1998 年就创立了。而且是一家中关村很典型很普通的买进卖出的公司。在 2007 年融资之前,它就有 5000 万年营收,11 家线下店铺。它是实打实的线下实业。
2007 年 8 月下旬,京东融资成功,2007 年年底,京东就关闭了自己的线下店铺,休克式从头再来,全力做线上。
7 年后,2014 年 5 月上市。
现在,十年增长一万倍,员工 16 万人,全国甚至全球开展业务,自营长流程,线下重资产大量的仓库物流卡车配送人员。如果从 1998 年算起,京东现在已经是家 20 年的公司了。这非常像咱们的传统实业。
如果是一家传统实业公司这样,估计早就官僚僵化、流程冗余缓慢、士气磨洋工、客户满意度低、创新全无。
但是大家看到的京东,还是那样士气高傲,创新不断、工作效率极高、组织变化极快、客户满意度还很高。这是怎么回事?
所以,京东非常像咱们传统实业,但又像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朝气的公司,它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能把京东这套模式注入给中国各个细分行业的企业,那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岂不是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这是功德无量的事。这也是我重返中国企业服务界的心愿。
所以我强力推进中国企业要成为互联网公司三步走:企业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 - 社会互联网,不互联网化,就不能应用京东模式。而且要把京东模式注入到中国企业软件中,推广给中国企业用,这样才能做到业务 +IT 是一体化匹配的。不是说你去京东参观参观,找京东人聊一聊,邀请京东人到你企业内部做个分享就能借鉴京东模式的,必须把京东模式内嵌到工具里、应用落实下去,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三、现在各大巨头公司都在打造 XX 系,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b>
我喜欢研究两个系:腾讯系、小米系。
腾讯的核心是铁三角业务:内容广告 + 数字娱乐、通信 + 社交工具、营销 + 交易 + 金融。
记住,一个公司如果没有三个现金牛业务,这个公司就很危险。而且,如果这个公司这三个现金牛业务还能互为犄角,那就更棒了。腾讯就是这样。
腾讯的业务基本把互联网这个虚拟东西最适合的东西都做了,你看内容、数字娱乐、广告、通信、金融,都是虚拟的。只有虚拟的,才能最大的 ROI,才能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全网普及。数字娱乐中的电影音乐也算内容,当然数字娱乐还包含游戏。你看内容也是靠广告营销变现的。广告营销连接着交易,交易连接着金融。社交工具的本质其实也是通信,通信本质也是交流互动工具,他们带来了人,带来了人结成的网,可以通过工具来触达,可以导流给广告变现。所以腾讯的这三个现金牛业务互为犄角。
腾讯系的投资有个特点,就是投互补。腾讯擅长做纯虚拟业务,不擅长做线下实业。所以腾讯系投资了:京东、美团、58、同程。
对于腾讯的主业,那是丝毫不让睚眦必报。你看在内容方面,抖音崛起了,腾讯打击抖音、把过去的微视再激活,全是自己搞,不容扶持别人搞。另外你看数字娱乐,为了一个吃鸡类游戏,腾讯又搞多个团队一起并行搞赛马,而且三班倒地狂奔。
很多人对腾讯的投资津津乐道。其实腾讯这三年来投了 660 多个项目,大部分都无声无息,大家知道腾讯系,还是因为腾讯投资了京东、美团、58 等。但这些,人家在腾讯投资之前已经是诸侯了,已经进入大家视野了,腾讯也不是慧眼识珠,只不过是人家从诸侯升级为王了。所以,腾讯投资的这个原则挺好:花大钱、投跑出来的领头羊。
腾讯多的是流量,流量这个东西就是水,流过去了就流过去了,腾讯既然使用不了那么多(微信活跃用户就 10 个亿),那就赶快导给别人去最大化变现。所以腾讯系都是互补性的,都是腾讯不擅长的。而且,这也是腾讯的本身业务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腾讯的主业是内容 + 游戏。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即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和艺术家,也保证不了下一部作品一定会火。这就是内容 + 游戏行业的本质通病,一浪一浪的。所以腾讯的业务必须找到互补,找到永续经营的业务。
而小米系,投资就投本主业赛道的,小米从来不投互补性的。小米聚焦智能家居产业。一是因为智能家居是个永续经营业务,二是因为智能家居确实硬件制造业隔离性比较强成本也比较高。
小米打造了一个平台:
1、芯片、存储、智能 OS、云服务
2、品牌、商城、售后网络、粉丝社群
3、供应链管理团队 / 供应链 IT、工业设计团队
4、资本:小米投资、顺为投资、雷军投资
不管你是做智能冰箱,还是智能空调还是智能自行车,你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很高效地落地。
虽然,腾讯也是打造了一个平台:
1、技术:云平台、分布式中间件平台、大数据平台、IoT 平台、AI 引擎、用户主数据和画像标签、聚合支付、IM
2、营销:流量
3、资本
但因为腾讯投资是互补性的,所以总是无法形成像小米一样紧密的平台支撑效应。所以大家也老说腾讯投资是散养型,这是没办法的事。
其实,中国企业服务产业,适合走小米模式。因为都是永续经营型的。只要打造出一个平台,上面都是应用而已,多一个少一个,都不是质的差异。
我是不赞成全并购模式的。因为中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分离的。一个企业并购了,所有者套现离场了,他不仅带走的是股份,其实也把经营能力带走了。过去他是百分百家族控股是皇帝是一言堂是天是很多零前面的那个一,他一走,所有的零都无意义了。所以这是中国企业一并购就死的原因。中国只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到那时候了,并购才不会死。
但我不容易看到这个时候。国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也是在第三代之后才做到。而中国存在钟摆现象,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就是这样来回往返,不等你三代,你就被钟摆了。
美国制度是全制衡的
1、钱:私有制、合法持枪制
2、钱:美联储、华尔街
3、权:新大陆、各国移民、地方自治
4、权:参议院、众议院、联邦最高大法官
5、暴力:军队归属国家
而中国,从秦汉开始,就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就是全国统一的郡官派遣制度,而非地方自治制度。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在全球英法德意、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他们历史上都是名义统一,实质自治。尤其美国是新大陆、各国移民,这个特点也是其他所有国家所不具备的。
所以老外能够做到永续经营而非钟摆,因为他们有制度保障:家族传承所有权 / 家族基金、职业人经理人 / 商学院、教授 / 案例法 / 咨询顾问、上市透明披露 /IT 工具(标准化 / 标准固化 / 一看到底)这条链。中国完全不存在这条链。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2苏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