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萧条时期的逆浪之鱼——娱乐传媒行业的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698

主题

698

帖子

21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9:4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为笔者通过学习归纳总结而成,不作为投资参考,切勿因此拍脑袋买入股票,熊途凶险,谨慎为妙,本文仅为向大家分享知识,共同讨论观点而写成。
如果看电影时你都没有错过开头,你可能会渐渐发觉,那些美国电影开头的制片公司们,总让人感觉似曾相识——童话电影的迪士尼、《哈利波特》系列的时代华纳、《泰坦尼克号》的 20 世纪福克斯,还有《变形金刚》的派拉蒙影业、《大白鲨》的环球影业 ···


这些优秀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已经制霸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业,他们的电影作品几乎无人不知,票房常常高得让人瞠目结舌。
然而,巧合的是,它们全部都建立在经济大萧条时期。
不仅如此,大萧条还盛产优秀伟大的影片——比如《金刚》、《乱世佳人》都是在 1929~1939 年的大萧条时期拍摄的,《大白鲨》、《教父》则出品于 1970 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


为什么萧条时期容易诞生优秀的电影?</b>
在经济萧条、资本匮乏的时期,投资人想要投资一部电影,他们必将会万分谨慎,以至于只有能够笃定赚钱的好片子才会去投资;
而与此同时,在资本匮乏的时代,拍摄电影的导演想要寻求到一笔珍贵的投资,必然要极尽脑汁做出一个能吸引人的高质量电影,这样才能得到资金青睐,才能将电影做成之后卖钱。
再看电影市场的需求面与供给面。
需求面:由于经济萧条,人民失业,在令人失望的生活现状下,大家都渴望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慰藉,电影自然就成为了首选的 " 精神粮食 ";在 1939 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全美国只有 1.5 万家电影院,可当年的票房收入却达到了 7 亿美元,而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 200 亿美元。
供给面:由于投资者对于电影的质量要求日渐苛刻,制片人必然要竭尽全力做出好的片子,这时期的优秀电影将大幅超出繁荣时期,所谓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以上论据也可应用于 " 游戏 "" 电视剧 " 等其他娱乐传媒项目。
根据以上的简略论证,我们可以判断:经济萧条时期的娱乐传媒行业的发展,很可能会大大优于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b>娱乐传媒行业的目前的发展与估值</b>




以上数据来源于《2018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由图表可以看出,传媒行业整体在 2011~2017 年发展较为稳定迅速,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6.4%,两倍于 GDP 发展的速度。
另外,中国稳定的政治经济态势为传媒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传媒蓝皮书课题组的统计,2017 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 1 万 8966.7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 16.6%。
而从细分行业看,移动内容、网络广告产业收入巨大且发展迅速,网络游戏、电影行业、图书影响也在 20% 左右的稳健发展水平,而广播电视和报刊行业则迎来 0 增长甚至负增长。








以上数据均以 8.31 日收盘为参考。
从估值数据上面看,娱乐传媒板块指数已经抹去了 15 年牛市的所有涨幅,"15 年来跌幅 "、" 今年以来跌幅 " 均大幅超越同期指数。
动、静态市盈率、市净率也已经跌到了历史低点。2013 年初,行业静态市盈率为 29.95,动态市盈率 27.25,市净率 2.96;如今,行业静态市盈率为 21.13,动态市盈率为 21.23,市净率为 1.91,均接近腰斩。
与此同时,行业股息率却到达了历史最高点,为 3.26%,超越六个主要指数,为 13 年初的 3 倍,为 15 年牛市顶峰的 13 倍。
由以上数据,我认为可以判断:娱乐传媒行业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本文的侧重点为" 娱乐传媒 ",接下来我将简略分析" 电影行业 " 与 " 游戏产业 "A 股上市公司的前景以及自己的一些愚见。
电影行业</b>


随着前段时间的娱乐圈地震,与其有千丝万缕的电影行业也受到了牵连,上市公司股价泥沙俱下,不少优秀的影视公司也跟着 " 躺枪 "。
而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一件短空长多的事情,它的出现反而提高了影视行业的投资价值:
第一,它促使了影视公司对于电影明星天价片酬的限制。
8 月 11 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制片公司发出《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风气的联合声明》共同抵制艺人 " 天价 " 片酬现象,共同抵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声明对明星片酬给出了具体的限定价格,艺人单集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 100 万元人民币,总片酬(含税)不得超过 5000 万元人民币。
对于影视公司,参演明星的片酬是最大的成本,通过这件事,制作电影的演员所产生的成本下降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影视公司的盈利,更有利于扩大电影制作的运作空间,让更多的资金能够花在电影的情节、特效等质量因素,或者宣传、推广等外在因素上,整体提高电影的品质,促进票房的增长。
第二,它让投资者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优秀影视公司的股票。
在 " 阴阳合同 " 事件里,有不少公司跟着躺枪,光线传媒就是其中的一家。
</b>$ 光线传媒 ( SZ300251 ) $


从财务数据上面来说,光线传媒说不上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只能算得上良好,但是将其放入整个行业进行比较,光线可以称得上是一家稳健的公司。
而它的亮眼之处,还在它的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上
光线传媒的电影制作策略是" 小本经营,票房至上,少拍大片 ",光线善于抓住年轻观众的口味,制作出一系列成本低但十分卖座的电影,比如《超时空同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
低成本策略所带来的好处是:容错率非常高,不会由于一两部电影票房扑街,就会导致全年业绩的大幅下滑,整体表现非常稳健;而缺点也很突出,就是很少产生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电影。
战略布局上,2016 年 5 月~2017 年 9 月,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作价 65 亿一起入股猫眼,取得 77.13% 的股权(光线传媒 30.11%);
2017 年 9 月,猫眼与腾讯系微影时代合并,成为猫眼微影;
2017 年 11 月,腾讯以 10 亿增资猫眼微影,控股 15%,成为第三大股东;
2018 年 3 月,光线作价 33 亿将新丽传媒卖给腾讯,并且继续签订合作协议。
光线通过控股猫眼,不仅拓展了渠道,还加深了与腾讯的合作,获得了大量的流量支持。


在投资猫眼之前,光线作为影视业的龙头公司,在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渠道的控制、观众的接触、数据的分析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措施。
投资猫眼之后,猫眼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大数据平台,为补充光线的不足做出了有力的填补,而光线也为猫眼巩固了地位,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互补,取得了双赢的成果。
与腾讯的深入合作更是让光线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入口(猫眼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猫眼电影、微信四大流量入口),让光线的新电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宣传和曝光率,以促进票房的增长。
综上,我认为可以对光线传媒的未来发展保持自信与乐观,在非理性杀跌的行情下,它的价值正在缓缓发光。
游戏行业</b>
2018 是游戏行业的寒冬。
8 月 30 日周四晚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范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消息一出,市场闻讯大跌,腾讯开盘大跌近 5%,网易跌 7%,A 股上市公司更是无一幸免,游戏板块大幅低开下杀。
在以教育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的大背景下,想要发展教育,势必先打击教育的 " 黑势力 " ——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 " 精神鸦片 ",在未来很可能会受到更加严格和强力的监管。
而在目前游戏行业的寡头垄断时代,再叠加政策上的利空,国内生存空间进一步恶化萎缩的情况下,游戏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去产能的浩劫,那么,哪一些公司能够幸免甚至因祸得福呢?
一,寡头垄断公司——$ 腾讯控股 ( 00700 ) $ 和网易。
由于这两家公司基本上垄断了游戏行业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行业的萎缩与强监管只是会影响到利润,而不会使他们伤筋动骨。
相反的是,本就在腾讯网易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小游戏公司,将会面临类似于钢铁行业的 " 供给侧改革 ",在市场萎缩," 汤 " 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纷纷破产倒闭。
而此刻,身为寡头的腾讯和网易,就可以进行 " 大鱼吃小鱼 " 的策略,进一步垄断整个游戏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由于市场萎缩所带来的影响,等待下一次监管放松,再展翅腾空。
二,着力发展海外市场,能创作出向外输送文化的游戏的公司。
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软实力 " 必定会受到极大的注重,其中文化输出便是其中的核心。
美国的美国大片,日本的二次元,韩国的电视剧,都是属于一种文化的输出,他们都宣扬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的使人们对于这些国家的行为和价值观表示赞同。
文化输出是一把温柔的利刃,如果不培养出自己的 " 文化自信 ",或者缺少对外的文化输出,中国每一次行动都将受到巨大的阻力——因为价值观完全不同。
而那些能够做出带有 " 中国风 "" 中国元素 " 游戏的公司,在未来将会很容易的通过向外审批,甚至可能受到国家的扶持,这样一来,公司可以减少甚至摆脱国内市场萎缩与监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哪些公司可能脱颖而出?
首先,仍然是腾讯和网易。因为这两家公司拥有巨大的资本来进行研发和并购,也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流量可以利用,所以他们仍然是最有可能在海外市场上脱颖而出的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公司我觉得很有希望,那便是完美世界 。


$ 完美世界 ( SZ002624 ) $


在经历 2013~2015 的快速扩张,以及 2015 年的借壳上市之后,完美世界的利润终于在 2016 年得到了释放,净利润开始大幅上升。
而且,完美世界早早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实行国际化战略:
2006 年 7 月 25 日中午 12:00,完美时空与智冠科技将共斥巨资结成战略联盟,为不久将推出的国产大型 3D 创世奇幻网游《完美世界国际版》繁体版做准备。
2006 年 7 月 28 日,北京完美时空在第四届 ChinaJoy 现场与日本著名网络游戏运营公司 C&C Media 联合举行《完美世界国际版》日文版版权代理签约发布会。
目前《完美世界国际版》,《诛仙》等 IP 已经成为了完美世界在海外市场的门面。
2012 年 7 月 25 日,完美世界掌门人池宇峰称:海外市场业务已经占到了完美世界收入的 30%。
2012 年 11 月,完美世界成功代理《dota2》,而且已经有 10 余款游戏已经出口至海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17 年 10 月,完美世界通过《无冬 OL》主机版和代理大型深海主题沙盒游戏《深海迷航》,等 一系列优秀作品提升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
2018 年 6 月 11 日,完美世界与美国 Valve 宣布 "steam 中国 " 项目。
完美世界对于海外市场的提前开拓,将会为他在未来的严冬之下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
不仅如此,完美世界还进行了多元化发展。
由 18 年半年报指出,完美世界公司影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0,391.02 万元(10 亿),占到营业收入的 27.38%,公司所投资的电影项目均表现不俗:
《忽而今夏》作为公司上半年推出的精品网 剧,累计播放量已超过 17 亿,并以 8.2 分的豆瓣评分高居 18 年电视剧口碑榜榜首。
同时,与美国环球影业 ( Universal Pictures ) ( 以下简称 " 环球影业 " ) 的片单投资及战略合作继续按计划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的《侏罗纪世界 2》表现不俗,截至目前全球票房突破 12 亿美元。
多元化发展下的完美世界,将会有效减少游戏行业政策利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由于影视行业的短空长多事件(以上有论证),影视业务在未来将会比较有前景。
再加上有效的全球化战略,完美世界完全有可能在游戏行业 " 供给侧改革 " 的大背景下,跟着腾讯和网易 " 大鱼吃小鱼 " 提高自己的份额,成为一家有力的 " 泛娱乐公司 "。
当然,虽如此论证,它胜出的概率也仅仅是大于除腾讯网易以外的其他游戏公司,整个游戏行业在未来都将面临严酷的考验。
经济真的会萧条吗?</b>
这个问题可能是最难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似乎还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衰退,由房地产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投资型增长模式,到如今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内有杠杆限房价的经济政策,外有特朗普的贸易战争。股市跌跌不休,实体行业难做,而且大家的消费欲望好像也没有前些年那么强烈了。
是我的错觉吗?还是说,中国经济真的已经开始萧条了?
@今日话题
/xz ] ] >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2苏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