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苏州网

标题: 新华社评亲子鉴定造假案:司法鉴定不容造假,诚信底线不能失 [打印本页]

作者: 宫主斓兔    时间: 2020-12-28 00:26
标题: 新华社评亲子鉴定造假案:司法鉴定不容造假,诚信底线不能失
[attach]43690[/attach]

新华社广州 12 月 27 日消息,广州市司法局日前发布通报称,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严重违反司法鉴定程序,对其作出撤销登记的处罚。对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公安机关已予以刑事立案。同时,针对亲子鉴定行业鉴定人不实际参与采样的突出问题,广州市司法局也实施了多项管理监督手段。
这起 " 亲子鉴定造假 " 案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在于造假者明目张胆地挑战了社会诚信底线。
司法鉴定不仅是一种专业性强、技术门槛高的行业,而且具有政府授权的 " 准司法权 " 特征,是司法审判的重要依据,科学性、权威性理应得到充分维护,绝不容许掺杂使假。
虚假亲子鉴定的背后是巨大的法律和社会伦理风险。若不法人员买通司法鉴定机构,在子女是否亲生问题上随心所欲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那么,不仅亲子司法维权将成一本糊涂账,而且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关系也会出现混乱,公序良俗遭受严重破坏。如此情形下,被拐卖的儿童将名正言顺地变为收买者合法的孩子,有关部门 " 打拐 " 将难上加难。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使得当事方和鉴定方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如果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现象。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司法鉴定乱象说明,严格约束司法鉴定机构手中的 " 准司法权 ",防止权力寻租造成冤假错案,是守卫公平正义的重要关卡。
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造假事件仍在查处中,人们拭目以待。需要警惕的是,过去有的司法鉴定机构造假后,仅被停业一段时间便重操旧业。此类不痛不痒的处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助长造假。
司法鉴定领域必须拉起监管 " 高压线 ",让昧良心赚钱者不敢触碰。对涉事司法鉴定机构的追究也不能止步于 " 这一个 ",而应对其以往的鉴定情况彻底排查,严肃追究。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毛一竹、杨淑馨 / 新华社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欢迎光临 0512苏州网 (http://www.0512.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