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苏州网

标题: “进士家族后人寻访”已找到208个进士家族,不少后人与祖辈志向相仿 [打印本页]

作者: 蓝天下大笑    时间: 2020-8-15 17:11
标题: “进士家族后人寻访”已找到208个进士家族,不少后人与祖辈志向相仿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文 / 摄)古时通过科举制聚天下人才,如今他们的后代都去哪里了?8 月 15 日,在中共秦淮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主办,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承办的 " 进士家族后人寻访项目阶段成果展开幕式暨第三届中国科举类博物馆联盟会议 " 成功举办。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经过近半年的寻访," 进士家族后人寻访 " 项目共寻访到 208 个进士家族,遍布全国近 20 个省份,覆盖进士后人达万人。
[attach]31767[/attach]

今年上半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组建 " 进士家族后人寻访 " 项目组,深入开展进士后人寻访工作,通过对中国古代进士后人的搜寻,挖掘出科举家族的故事,守望家风传承,弘扬家国天下的时代精神。据悉,中国科举制度历史上共产生了八百多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百万余名举人,他们不仅是科举制度兴衰绵延最直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在无形中带动了其家族对科考的重视和热忱,在科举制度最为鼎盛的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有近三千个科举家族,培养出来大批国之栋梁。
此次展览仅选取了部分进士家族档案进行展出,分为全国进士篇、江苏籍进士篇和南京籍进士篇。记者注意到,在清代全国进士家族地理分布表中,江苏进士家族数为 160 个,遥遥领先。此次寻访,也在江苏找到 31 个进士家族。
寻访项目组发现,进士家族的后代们生活在大江南北,活跃在各行各业,却被家国天下的精神洗礼,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南京文史专家、保护南京城墙功臣朱偰先生之子朱元曙,是道光丙戌状元朱昌颐的后人;南京昆曲社社长汪小丹,是甘熙的玄外孙女;南京大学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金瑾乐,是清代进士金鉽后人 ……
当天展览开幕活动上,多位进士家族后人来到现场并在家族展区合影留念。
[attach]31768[/attach]

诗书传家远,芝兰百世昌。根据寻访发现,许多进士后人和祖辈依然有着相似的工作和志向抱负。"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一辈子教书,我儿子在南师大教书,我伯父是江南大学副校长 …… 我们这个家族不善为官而善传文,文化世家传给后代的精神财富大于物质财富。" 南京文史专家、保护南京城墙功臣朱偰先生之子朱元曙认为,文化世家的传承和环境、时间有关系,不仅需要和平安宁的环境,也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他举例说,朱家自宋朝末年始迁海盐,直到明建文二年,历经一百余年,才出了一个进士。在这之后的二百五十年间,朱家又出了两个进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以及清初的战乱,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清乾隆社会安定,朱家就出了 11 个举人、5 个进士。
泰兴金氏家族则被称为 " 地理世家 "。金瑾乐祖父金鉽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卓有成就,在文史、教育、修志等方面,也有不凡的表现。
宣统元年,江苏初设江苏通志局,编纂江苏地方志。金鉽曾三入通志局,协助总纂工作达 10 年之久,在此期间,他还独立编纂了《江苏文艺志》,出版后好评如潮。作为金鉽的嫡孙后人,金瑾乐始终以祖父为榜样,认真读书,力求上进。1951 年,他以第一志愿考取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金瑾乐的儿子也在 1978 年考取了南大地理系地图专业。
目前," 寻找进士后人 守望家风传承 " 活动依然在继续,如果你有与进士相关的文物史料,知道进士后人的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征集热线:025-87753591




欢迎光临 0512苏州网 (http://www.0512.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